海力风电2023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_贝博足球app平台_贝博足球竞彩平台-官网app下载
贝博足球竞彩平台-官网app下载欢迎您!主营:探伤机、探伤仪、磁粉探伤机、磁粉探伤仪、退磁机
贝博足球app平台新浪微博|贝博足球app平台腾讯微博
贝博足球app平台-磁粉探伤机

10年用心磨砺 · 诚信铸就品质、创新打造未来

致力无损检测装备智造 品质保证

贝博足球app平台-联系电话

24小时咨询热线

0515-82354499

13962042555

首页 > 新闻中心 > 贝博足球app平台

海力风电2023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时间:2023-11-28 发布人:贝博足球app平台

  公司所处行业隶属于“C38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依据公司主营业务可细分为风电设备零部件制造行业,公司所处行业的经营情况与风电行业,尤其是海上风电行业的发展趋势有较高的同向关联性。

  随着国际地缘政治的紧张加剧、气候变化与极端天气影响,很多国家开始重新审视能源安全性的问题。俄乌冲突成为欧洲乃至全球加速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催化剂,促使各国加快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提高能源安全水平,实现能源独立。如美国出台的《通胀削减法案》、欧盟提出的“REPowerEU”计划和《净零工业法》等,都旨在加强对绿色能源产业供应链韧性的打造。与传统能源供应易受到地缘政治和经济因素的影响相比,新能源能够提供一种更稳定和可持续的能源供应。因此,在这一趋势下,加速新能源开发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日益凸显。

  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命脉、现代社会的基石,能源安全直接关系国家安全、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实现“双碳”目标,能源是主战场,电力是主力军。《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报告(2022)》显示,“十四五”期间,预计可再生能源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在全社会用电量中的占比达到约33%,电力装机增量预计超过一半来自风电和光伏。当前全球能源结构向低碳化转型发展,海上风电因其具有资源丰富、海上风机寿命更长、发电效率高、距用电负荷中心近、土地资源占用小等优势,被广泛认为是可再生能源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

  在过去二十年中,海上风电行业快速成长,风机大型化、风电场规模化发展,大大提升了发电效率。通过推动海上风电项目向深远海拓展,积极探索漂浮式海上风电、海风制氢等新技术的开发、试验和商业化应用,对于充分提升海上风能资源的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已明确提出,力争“十四五”期间开工建设中国首个漂浮式商业化海上风电项目,并在资源和建设条件好的区域启动一批百万千瓦级深远海海上风电示范工程。未来,海上风电将向大型化、深远海、漂浮式和海洋经济综合开发的方向持续发展。

  在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总体框架下,政府部门积极制定海上风电发展规划并加快推动政策落地,目前中国海风装机位于全球领先地位。根据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发布的《海上风电回顾与展望2023》,中国连续第五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海上风电国家,2022年新增并网装机容量约5.1GW,较2021年下降了逾70%,但仍占全球新增装机总量的一半以上。得益于技术进步和商业模式创新,中国风能行业正在快速发展。根据国家能源局和中电联的数据,今年上半年我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2,299万千瓦:其中陆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2,204万千瓦,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为95万千瓦。从风电累计装机容量来看,截至2023年6月末,全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达3.9亿千瓦,同比增长13.7%:其中陆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3.6亿千瓦,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3,146万千瓦。

  根据市场研报,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风机招标规模超35GW、中标规模48.6GW,其中海风项目风机招标规模5.4GW。研报数据显示,去年国内风电新公开招标量(不含框架协议)81.98GW,创历史新高,而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2年新增风电装机仅37.63GW,仍有大批装机需求未得到释放,因此,依托去年高招标量低装机量的背景下,今年的装机需求依然旺盛。此外,今年6月以来海上风电竞配恢复,广东、福建两省累计启动近25GW海上风电竞配,据机构预测,下半年将有15GW以上项目启动。同时,从今年上半年海风招标集中度来看,相较于去年同期山东、广东两省的高度集中,今年海上风电招标全面开花,意味着国内海上风电市场范围更加广阔。从目前行业情况来看,2023年6月三峡江苏大丰800MW海上风电项目开启风机招标,表明江苏海上风电建设开发有望重启,将重新释放此前规划海上风电容量。综上,随着阻碍风电项目建设的因素逐步解决,大批装机需求的不断释放,投建有望提速。

  受低碳转型和能源安全的强烈需求影响,海上风电已经在多国的零碳路径中处于至关重要的位置。随着海上风电LCOE的急剧下降、欧美和亚洲主要市场海上风电发展目标的增加、漂浮式海上风电可预期的商业化进程,以及海上风电在促进跨行业合作、加速全球能源由传统能源向可再生能源过渡方面发挥的独特作用,各国政府更加意识到发展海风产业的重要意义,全球海上风电发展规模将会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根据GWEC预计,到2027年,全球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将会是2022年的四倍以上,达到35.5GW。2023-2027年间全球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将接近130GW,海上风电在未来五年的年复合增长率可达到14.5%。而为了实现全球温升控制在1.5℃的目标,IEA与IRENA也做出了相应需求预算,对于海上风电而言,到2050年其累计装机规模需达到2000GW,相当于2022年末全球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的31倍。

  在全球能源转型与大多国家都提出碳中和目标的大背景下,各国加大了对清洁能源的重视,开始大力发展海上风电,推动海上风电场投资建设,保障本国的能源安全及环保政策的顺利施行。国内来看,虽然短期海风行业发展速度有所减缓,但是各沿海省份“十四五规划”的海风装机目标也为风电行业的发展带来可靠的政策基础。同时,国家能源局表示将持续推动《深远海海上风电管理办法》等适应海上风电新趋势的法规出台,促进海上风电有序开发、规范建设和持续发展。“十四五”期间作为我国海上风电行业的关键培育期,顶层设计逐步明朗,行业成长性显著,中国海上风电将积极发展规模化连片集群开发模式,推进海上风电千万千瓦级基地建设,通过不断开发漂浮式、海风制氢等新技术,开拓海洋牧场、海风配储等新融合发展模式,逐步向深远海探索,实现高质量发展,助力国家“双碳”目标的顺利达成。

  公司包含三大业务板块:设备制造板块、新能源开发板块、施工及运维板块,共同推动公司优质发展。其中,公司主要营业业务为风电设备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为风电塔筒、桩基、导管架及升压站等,尤以海上风电设备零部件产品为主,目前产品涵盖8MW及以下普通规格产品和10MW以上大功率等级产品。同时,公司也将持续开拓在新能源开发和风电场施工、运维领域的布局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的经营模式(采购模式、生产模式和销售模式)及其关键影响因素未发生重大变化,预计未来一定期间内亦不会发生重大变化。

  目前,能完全配套海上风电塔筒、桩基、导管架、升压站等海风设备零部件生产的企业不多,竞争格局良好。行业竞争体现在技术工艺、客户品牌、自有码头、产能布局等方面。公司自成立以来重点发展海上风电产品,凭借持续的技术开发、严格的质量控制、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成熟的经营管理,公司在行业内建立了良好的产品口碑及企业形象,先后与中国交建(601800)、龙源振华、天津港(600717)航、华电重工(601226)、中天科技(600522)、海洋水建、烟台打捞局、中铁大桥局等风电场施工商,国家能源集团、中国华能、中国大唐、中国华电、国家电投、华润电力、中广核、中国三峡、上海申能、中国绿发、江苏国信(002608)等风电场运营商,以及中国海装、上海电气(601727)、金风科技(002202)、远景能源、明阳智能(601615)、运达风电等风电整机厂商建立紧密的业务合作关系。同时,公司积极拓展市场,寻求技术合作,完善产能结构,优化业务组合,在巩固风电设备零部件行业地位的同时,计划通过设备制造、新能源开发以及施工及运维三大板块发挥协同效应,不断推动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未来,公司也将依据海风行业动态,持续优化战略方向,凭借市场开拓、技术创新、产能提升、产业链拓展等方式进一步增强企业竞争力,加强在行业内的领先优势。

  风电是未来最具发展潜力的可再生能源技术之一,具有资源丰富、产业基础好、经济竞争力较强、环境影响微小等优势,是最有可能在未来支撑世界经济发展的能源技术之一。

  鉴于海上风电发展对可再生能源产业的重要性,海上风电成为各国推进能源转型的重点战略方向,近年来各主要国家都制定了积极的长期目标。德国政府在《海上风电法案》修正案中将德国2030年海上风电装机规模目标由20GW提高到30GW,2035年和2040年目标分别设定和提高到40GW和70GW;英国政府发布《能源安全战略》,将2030年海上风电装机容量目标提高到了50GW,其中还包括5GW的海上浮式风电;美国能源部发布的《海上风能战略》,规划到2030年、2050年海上风电累计装机规模达到30GW、110GW的海上风电装机容量,美国政府通过的《2022年通胀削减法案》恢复此前对海风30%的税收减免;日本政府通过的《海上风电产业愿景》,其规划到2030年海上风电实现累计装机10GW、2040年累计装机30-45GW;荷兰制定了海上风能长期增长计划,计划到2040年海上风电规模达到50GW,到2050年达到70GW;印度宣布该国计划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装机量达到450GW,其中海上风电装机为30GW;韩国政府计划扩大海上风电,在2030年装机容量预计增加到12GW;此外,越南已计划到2030年将海上风电装机容量提高到6GW,2050年至少达到70GW。

  而在国内,风电行业更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自2018年以来,我国陆续出台多项扶持政策鼓励风电发展;同时,习主席提出2030年中国风电、太阳能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双重目标,更加奠定风电快速发展的基调。2021年我国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两份重要文件,明确对海上风电发展提供政策依据。目前主要海上风电开发省份均已发布正式版本的“十四五”海上风电发展规划,“十四五”期间整体规划海上风电新增并网规模超过55GW,同时,深远海开发规划和漂浮式示范项目也已提上日程,行业前景巨大。双碳战略与能耗双控背景下,沿海省份加速发展海上风电诉求强烈。目前广东、浙江、山东、上海先后明确出台了海上风电省补政策,为“平价上网”提供窗口期,推动海上风电项目开发由补贴向平价平稳过渡。

  随着各国政府和产业界对风电行业的持续投入,未来风电设备行业发展空间广阔,前景巨大。

  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保障了风电行业的快速发展,而风电技术的不断进步也推动了效率提升和成本下降。长期来看,减排目标和能源安全加快能源转型速度,海上风电因其资源和项目量充足的优势,已具备较好的经济性,未来市场将不断扩大。

  为解决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清洁能源需求,全球风电建设将会加快,风电设备的需求也会进一步增加。据全球风能理事会预计,2023-2027年间全球风电新增并网容量将达到680GW,即每年新增装机容量将超过136GW,年复合增长率可达到15%;其中,海上风电增速较快,预计新增装机容量将接近130GW,复合年均增长率为14.5%。未来几年亚洲市场的成长性将最为强劲,尤其是中国,其风电需求将持续增长,全球风能理事会预测,2022-2027年,中国新增风电装机量占全球新增风电装机量的比重将保持在40%以上,海上风电新增装机中国将占比超60%,始终是全球第一大风电市场。伴随技术不断开发成熟,海风成本逐渐下降,同时深远海漂浮式试验不断推进,商业性有望逐步开辟,风电产业链发展提速,有望迎来新的成长周期。

  较长时间以来,我国风电开发集中在三北地区,因当地用电需求量小、配套电力输送基建落后,风电产地与消纳地出现一定空间错配,制约了风电行业健康发展。但随着政府一系列促进消纳政策的实施,以及风电远距离传输、配套储能系统、区域开发中心转移,风电产业链逐渐完善,消纳问题持续好转。一方面,国家加大电网基建投入,并将特高压作为“新基建”重点投资建设的七大领域之一开展建设,将为风电的跨区域传输提供硬件支持,实现全面消纳成为可能;另一方面,我国逐步将风电开发中心向中东部、沿海地区转移,并大力发展海上风电,通过开发中心向用电中心靠拢,进一步解决风电消纳问题。

  报告期,我国经济运行整体回升向好,发展质量提升,展现出强大韧性。公司围绕年度制定的战略目标和发展规划,有条不紊的开展工作。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3,822.94万元,同比增长59.67%,主要系报告期内海上风电开工项目较上年同期有所增加,公司产品销售相应增多所致。当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491.77万元,同比下降29.14%,主要系部分风电场收益未达到预期投资收益所致;而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较上年同期有所上升,表明随着时间推移海风市场逐步回暖。

  报告期,公司大股东及部分董监高公告了减持计划。截至本报告披露日,相应减持计划减持期限均已届满。

  报告期,公司对募集资金的管理、使用是基于公司战略发展的需要,符合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不存在变相改变募集资金投向的情形,不存在损害公司及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利益的情形。

  公司及子公司海力海上均系经江苏省科技厅、江苏省财政厅、国家税务总局江苏省税务局联合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作为国内较早进入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业的生产商之一,公司曾荣获中华全国工商联合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江苏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三等奖、江苏省科学技术奖等荣誉,并被评为全省机械行业创新型先进企业、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江苏省专精特新企业。经过长期的技术创新积淀,公司在核心技术领域特别是海上风电装备研发制造方面形成了多项自主知识产权。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专利授权122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0项。

  公司系经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认定的江苏省两化融合转型升级示范试点企业,拥有江苏省企业技术中心、江苏省研究生工作站等研发平台。公司技术中心核心技术人员拥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和技术积累,具体负责工艺技术研发、产品图纸转化、外联技术协同、过程质量检验等,在公司核心技术的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且主导研发项目的开展。公司主要技术人员从事风电设备零部件研发十余年,其中拥有高级工程师职称且从业超过20年的技术人员9名,以及多名高水平技师和持证技术工人。在多年技术研发及市场开拓过程中,公司与中国电建(601669)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金风科技、上海电气、中天科技等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此外,公司技术中心还配备了数控切割机、数控卷板机、逆变数字焊机、探伤检测设备等大型研发和测试装备,用于风电塔筒、桩基、导管架等产品的研发、工艺改造和产品试制检测。

  公司技术中心基于下游客户需求不断改进产品制造工艺,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工艺开发经验,形成了技术工艺创新、产品质量提升的良性循环。由于公司主要产品均属于大型钢结构产品,日常运行外部条件恶劣,该等产品在法兰平面度、内外倾变形量控制、筒体圆度精度控制、焊接变形及焊缝成型控制、厚板焊接及后处理、表面防腐等方面要求较高,公司在多年技术研发、工艺创新过程中,掌握了平台连接法兰焊接的高精度控制技术、大锥体厚板卷制技术、主筒体的圆度精度控制技术、厚板埋弧自动焊接及后处理工艺、高质高效低成本焊接坡口工艺、海上风电塔筒表面防腐处理工艺等多项核心技术,并通过自主研制生产设备、工艺装备,提高生产效率,保障产品质量。凭借多年在风电设备零部件领域积累的研发经验和技术工艺成果,公司所制造产品能够基本覆盖市场上各类客户的技术要求及产品特殊要求,体现出较强的技术工艺优势。

  公司自成立以来即专注于风电塔筒、桩基、导管架等风电设备零部件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凭借持续的技术开发、严格的质量控制、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成熟的经营管理,公司在行业内建立了良好的产品口碑及企业形象,先后与中国交建、龙源振华、天津港航、华电重工、中天科技、海洋水建、烟台打捞局、中铁大桥局等风电场施工商,国家能源集团、中国华能、中国大唐、中国华电、国家电投、华润电力、中广核、中国三峡、上海申能、中国绿发、江苏国信等风电场运营商,以及中国海装、上海电气、金风科技、远景能源、明阳智能、运达风电等风电整机厂商建立紧密的业务合作关系。

  公司与该等客户构筑了共同成长的合作关系,能够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并针对不同客户提供定制化服务。根据客户对产品的需求,对相关技术图纸进行分解、细化;同时,公司凭借过往技术工艺经验、生产加工经验,结合对于行业技术前沿、产品类型变动趋势的理解,与客户沟通优化产品技术设计,进而提升履约供货效率,为客户创造更大的附加值,提高公司在风电塔筒、桩基、导管架等风电设备零部件领域的市场竞争力。公司对国内风电市场领先的大中型风电企业覆盖程度较高,公司客户品牌优势较为突出。

  近年来,公司根据国家风电政策导向及各地风电场核准、开发情况,积极提前布局生产基地。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海力海上、海力装备、海恒设备等多个生产基地,此外,公司规划新增南通小洋口基地、启东吕四港基地、盐城滨海基地、山东东营基地、山东乳山基地、海南洋浦基地等,各基地均在稳步推进中。同时,公司所在城市江苏南通拥有国家火炬海上风电特色产业基地,定位于成为“风电产业之都”,通过引进上海电气、中国海装等国内知名风电设备及零部件制造商,着力建设海上风电装备制造、海上风电运维、海洋新兴产业三基地和风电科技研发、风电设备检测、风电智慧大数据三中心,为公司业务的进一步拓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由于风电塔筒、桩基等风电设备零部件产品呈现体积大、重量大等特点,一般情况下行业内企业综合成本结构中运输成本占比较高。近年来随着风电行业主流机型大型化进程加快,产品已较难进行陆上运输,且基地之间转运费用也增加了公司的成本负担;同时,海风设备均需海运,如果是租用码头,还需承担相应的吊装出运费用。公司在沿海地区生产基地的布局可以有效降低公司运输成本,且部分基地拥有自建码头,既保障交货及时性,也提高了产品竞争力和议价能力,加强公司与客户间业务黏性,有利于提升公司现场技术服务能力及售后维护服务能力。

  综上,公司生产基地布局合理,能有效保证合同履约能力,可以灵活安排生产并及时交货,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

  由于风电场建设前期资本投入较大、安装施工成本较高、运行维护周期较长,下游客户在供应商评价及选择过程中,会优先考虑具有较大经营规模且历史业绩稳定的企业进行合作。因此,规模优势在风电设备零部件的市场竞争中尤为重要。近年来,随着公司生产基地陆续布局、生产能力逐步提升、市场开拓稳步推进,公司在行业内建立了良好的产品口碑及企业形象,企业产销规模及经营能力持续提升。

  风电塔筒、桩基、导管架作为风力发电系统的支撑结构,属于大型钢结构产品,其日常运行环境较为恶劣,行业内一般要求该等产品可靠使用寿命在20年以上。同时,该等产品关系风电场建成后运营维护的安全性、稳定性、经济性,引致下游客户在选择供应商时十分谨慎。作为对供应商的考评,经营规模是对工艺创新能力、生产加工能力、质量控制能力、交货履约能力、售后服务能力最好的保障。在多年的市场拓展过程中,公司与行业内主要风电场运营商、风电场施工商、风电整机厂商建立并维持较为稳定的合作关系,通过持续的设备投入及工艺创新、稳定的历史业绩表现、及时的交货履约、优质的市场服务,取得下游客户信任,增强了市场订单获取能力。

  风电塔筒、桩基、导管架作为风力发电系统的支撑结构,其产品质量关系风电场建成后运营维护的安全性、稳定性、经济性,与下游客户运营效率密切相关。下游客户在选择供应商时,需重点考核供应商质量管理能力,会优先考虑具有较大经营规模且历史业绩稳定的企业进行合作。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高度重视产品质量管理工作,制定了严格的质量管理标准和科学的质量管理制度。公司秉承“质量为本、持续改进”的质量管理理念,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并积极贯彻全面质量管控,现已建立从原材料采购、产品生产、检测入库、出厂检验到售后服务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公司根据质量控制方针、目标,将各项产品质量、环境保护和职业健康安全控制体系的措施逐级分解落实到部门、车间和主要负责人员,加强对员工的岗前培训和指导,并建立了质量管理评审和问责制度,落实责任,从严考核,不断提高公司员工的质量意识。

  目前,公司及子公司海恒设备均已通过EN1090欧盟焊接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ISO3834国际焊接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公司已通过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特种设备生产许可证、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以及钢结构工程专业承包三级等资质证书;子公司海力海上、海力装备、海恒设备均通过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在国家相关质量规范和技术标准基础上,公司还借鉴国际质量体系要求,对生产过程中的每个环节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检验,在生产过程形成了一套成熟的质量控制管理体系,并通过《质量监督检查管理规定》、《质量红线管理制度》、《产品检验质量考核规定》等内部制度将相关经验固化为标准操作规程,为公司持续稳定的提供高质量的产品提供保证。

  2022年,海上风电平价时代全面开启,随着LCOE(平准化度电成本)的不断下降,给全产业链各个环节带来降价的压力和风险。如果产业链各环节价格持续承压且公司不能通过有效的内部定额优化和控制来加强成本管控,将对公司的毛利率和整体经营业绩产生一定影响,进而影响公司的利润水平。

  公司将加强成本管控,不断降本增效,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同时公司将积极拓展市场,优化业务组合,发挥三大业务板块的协同效应,进一步提升公司的盈利水平。

  公司通过收购和设立子公司的方式,开拓了新能源开发市场和风电施工及运维市场,相关业务的拓展将提升公司的抗风险能力和盈利能力,助力公司可持续发展。但由于该业务领域与公司原有主营业务有较大差异,可能会给公司带来经营、管理、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挑战和相应的风险。

  公司将通过外部人才引进、内部人才培养以及完善薪酬考核体系,提升相关领域业务水平,并确保新业务拓展的可行性得到充分的论证分析,推动公司稳健实现战略拓展。

  海上风电开启“大兆瓦”时代,对于公司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兆瓦产品因重量和直径等因素影响,公司现有的部分生产基地将面临运输不便和需要改造调整的情况;同时,公司新建的生产基地还在施工期未能生产,如公司不能妥善安排产能布局,尽快完成调结构扩产能任务,则存在面临产能不足的风险。

  公司将继续进行“扩产能、调结构”任务,保障公司港口周边产能的顺利释放,确保新生产基地的及时投建;同时,积极寻找沿海地区适合的地点进行新产能布局。

  在传统化石能源资源存量日益减少、全球对生态环境保护重视力度加大并努力减少碳排放量的综合影响下,风能作为一种高效清洁的新能源日益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普遍重视,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政府纷纷出台相关产业政策鼓励风电行业的发展。公司现阶段业务集中于国内,随着风电行业进入平价时代,投资节奏短期内可能有所放缓。如果未来国家对风电行业开发建设总体规模、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等方面的支持力度降低,或相关优惠政策未及时落地、扶持效果不及预期等,将对风电相关产业的发展产生一定不利影响,从而影响公司的营业收入及利润水平,公司存在因产业政策调整对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的风险。

  公司将持续提升产品竞争力和综合实力,及时研判市场趋势,紧跟政策及行业发展方向,来应对政策变化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生产所需主要原材料包括钢板、法兰等,直接材料占主营业务成本的比例较高。公司销售合同定价系参考原材料价格、产品规格型号、工艺难度、市场竞争状况等综合确定,但受资金安排、项目实施进度等因素影响,公司部分项目钢材类原材料采购时点与销售合同报价时点存在差异,从而对公司部分项目毛利率和整体经营业绩产生一定影响。如果未来上述原材料价格出现大幅波动,可能导致公司生产成本发生较大变动,进而影响公司利润水平。

  公司采取了以销定产的经营方针,产品的定价采用成本加成模式;通过加强与供应商的沟通和战略合作,发挥规模效应、提升运营效率等方式,稳定原材料的采购。

  随着国内外新能源行业的快速发展,一方面,新能源设备及零部件的行业技术升级、工艺改进日益加剧,同时风电行业平价上网的压力导致下游客户对成本控制不断加强,价格竞争激烈;同时,国内海工装备制造企业数量较多,其转向风电塔筒、桩基等零部件生产会给公司带来较大的竞争压力,因此公司面临部分行业内企业及潜在进入者的竞争压力。如果公司不能继续抓住市场发展机遇,实现产品技术升级与规模提升,持续提高在风电设备零部件领域研发、生产、销售能力和品牌影响力,可能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一方面,公司将继续发挥在工艺技术、质量管控、客户服务等方面的优势,积极参与国内漂浮式基础等先进技术的研发和生产,持续优化公司产品结构,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另一方面,通过新能源开发和风电施工及运维业务,增加与下游企业的粘性,进一步提升产品市场占有率与竞争力。

  公司生产的风电塔筒、桩基等产品体积和重量较大,在生产过程中涉及的吊装、组对、焊接、表面处理等环节存在安全风险。虽然公司在生产流程中有较严的规范及要求,且公司报告期内未发生过安全事故,但依旧存在因疏忽大意等人为因素造成安全事故的风险。

  公司已建立并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和规章制度,也将持续加强对员工安全生产的教育和培训,保护员工人身安全,保障生产经营的正常进行。

  公司主要产品风电设备零部件具有产品差异大、质量要求高、供货周期紧等特征,制作流程复杂且周期较长,存在较高的技术工艺壁垒。除已申请专利的核心技术外,公司所掌握的部分核心技术以技术秘密等形式存在。若公司核心技术人员流失、专利保护措施不力,将存在核心技术泄密的风险,亦将削弱公司的技术优势,从而对公司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同时,风电塔筒、桩基等属于大型钢结构产品,需要材料工程、机械自动化、工业设计、工程管理等领域的专业人才。随着国内外风电行业的发展,尤其是海上风电行业的快速增长,系统掌握风电理论并具有风电工程开发、设计、建设实践经验的复合型人才日益成为行业竞争的焦点,未来如果公司该等现有其他核心人员出现流失,将对本公司的生产经营带来一定的影响。

  公司将加强对人才的引进、培养与激励,增强对公司重要技术的保护措施,为公司技术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和环境。

  随着风电产业下业竞争的日趋激烈和行业技术标准的不断完善,如果公司不能在产品技术方面持续投入,在与客户进行技术沟通过程中不能及时把握适应市场需求的技术发展的新趋势、及时研发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将削弱公司的市场竞争力。此外,随着风电产业下业竞争的日趋激烈和行业技术标准的不断完善,若公司在该等技术发展过程中,无法在工艺设备研制等方面实现迭代升级,把握风电设备零部件行业向更大兆瓦、中远海发(601866)展的趋势,则存在丧失技术领先优势、核心工艺落后、被淘汰的风险,从而对公司的市场开拓、业务发展及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公司将积极开展与科研机构的项目合作,加强对新技术的关注和跟踪,重视技术开发与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太阳能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低。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金风科技盈利能力良好,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低。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江苏国信盈利能力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海力风电盈利能力优秀,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中天科技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天津港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华电重工盈利能力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优秀。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明阳智能盈利能力优秀,未来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低。更多

  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是传播更多详细的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联的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